2025年非学科类培训最新规定明确:严禁借“素质培训”之名开展学科补习, 机构需公示资质、收费明细, 并纳入全国监管平台统一管理。
-
培训内容边界清晰化
非学科类培训不得包含语数外等学科知识内容,课程设计需以艺术、体育、科技、实践等素质提升为导向。教育部门将联合多部门开展突击检查,违规机构将被列入黑名单并公示。 -
收费透明化与资金监管
机构必须一次性收取不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需提供电子合同。学费须存入指定银行托管账户,按消课进度划拨,避免“卷款跑路”风险。 -
师资与场地强制备案
执教人员需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或专业证明,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兼职。教学场地需符合安全标准,并通过消防、卫生等年检,信息同步至“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供查询。 -
全国联网监管动态评级
所有机构需接入教育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平台,实时上传课程、学员及缴费数据。家长可通过平台查看机构信用评级,投诉渠道24小时在线响应。
家长选择机构时,请认准平台备案的“绿标”机构,保留缴费凭证,避免通过个人账户转账。若发现违规行为,可拨打12391热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