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和退费制度明确规范,重点包括按周期收费限制、资金监管要求、禁止培训贷以及具体的退费流程和争议解决途径,确保消费者权益。
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必须遵守严格规定,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预收费时间不得早于新课开始前1个月。培训机构需在办学场所或网站醒目位置提前30天公示收费项目与标准,并依法提供税务发票,不得使用“白条”代替。所有收费必须通过合法票据记录,且不得在公示项目和标准外收取额外费用,更不能强制摊派或集资。禁止以培训贷方式缴纳费用,不得诱导学员使用分期**,鼓励“先培训后收费”的模式。
退费流程方面,课程开课前申请退费,机构原则上5日内按原渠道全额退还,部分规定为15日内;课程开始后按已完成课时比例扣除费用,余款在15日或30日内退还,合同若有其他约定需符合上述原则。退费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消费者协会调解、行政部门投诉、仲裁或诉讼。资金监管方面,部分地区采用“一课一销”模式,预收费转入专用账户即被监管,出现大额资金异动时会触发监管机制。若机构终止办学,需申请撤销资金托管账户,并提前告知主管部门。这些规定通过明确收费与退费规则,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资金安全与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