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最新规定明确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上限为5000元,禁止一次性收取超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全面禁止培训贷及强制消费。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并需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自主定价合规管理。学科类培训由政府定价,如广东省线上学科类基准收费20元/课时,上浮不超10%,线下则由地方制定(如梅州市30-45元/课时)。而非学科类机构收费由市场调节,但不可超5000元,且须明码标价。
收费方式上,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学科类机构也需遵循此规定,违者可能被扣分。所有机构须公示收费标准及内容,不得虚构原价或使用“白条”替代发票,且收费须纳入银行监管账户,避免资金挪用。
安全与资质管理同步强化。培训场所禁止用居民住宅或地下室,楼层需符合安全标准,如含学龄前儿童的教学楼层不超3层。专职教师占比不低于50%,并需持证上岗,确保课程安全与质量。家长可通过全国监管平台监督机构操作,如遇违规可投诉。
总结来看,新规从收费透明化、资金安全、资质审核及场地规范多方面加强监管,切实减轻家庭负担。消费者应核实机构资质与收费公示,优先选择合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