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明确,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35,283元/月,下限为6,821元/月,该标准从2024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执行,2025年7月起将按新统计数据调整;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可在6,821元 - 35,283元间自主选择,医疗保险固定按6,821元的5%缴纳(含生育保险),机关事业单位下限调整为7,057元/月,公积金基数同步执行统一上限。
2025年北京市社保缴费基数严格执行“工资收入核算标准”,即正常情况以职工上年度月均工资为准,新入职员工按首月全薪核定。若工资低于下限则按6,821元执行,高于上限则按35,283元封顶,区间内按实际收入申报。对于2024年1 - 9月已按旧基数(4,462元)缴费的职工,需按补差调整机制补缴差额,例如养老保险单位部分补差为(6,821 - 4,462)×16% = 377元。
不同群体的基数标准差异化明显:企业职工五险统一基数上下限,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缴费下限更高,为7,057元/月;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可自由选择缴费档次,但需注意低基数虽减轻当前压力,但会直接影响未来养老金待遇。计算实例显示,若选择最低基数6,821元参保,个人每月社保费用约719.21元(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企业职工的缴费比例需明确各险种分摊。养老保险单位缴16%、个人缴8%;医疗保险单位9.8%、个人2% + 3元(含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双方各0.5%;工伤保险单位费率按行业风险在0.2% - 1.9%浮动。以最高基数35,283元为例,企业职工单位月缴费总额约9,350 - 9,949元,个人约3,707.72元。灵活就业人员仅需缴纳养老与失业保险,按最高基数计算月总费用达7,409.43元。
每年7月北京市社保基数将根据最新统计调整,未及时更新可能导致补缴风险。缴费基数直接影响养老金待遇与医保报销额度,建议参保人在经济范围内尽量选择接近上限的基数以保障权益。灵活就业人员需提前评估成本,确保持续缴费以维持账户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