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自律谈话是组织监督的重要形式,核心内容包括纪律要求、风险警示、个人承诺三大板块,谈话记录需明确责任主体、防控措施及整改方向,确保规范性和实效性。
一问:廉洁自律谈话通常会涉及哪些问题?
谈话重点围绕岗位廉洁风险、纪律规范认知、个人行为自查等展开。例如,“是否了解岗位潜在腐败风险?”“如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针对性提问,明确被谈话人的责任边界与行为准则。
二问:谈话记录如何体现关键环节?
记录需包含三部分:一是岗位风险点(如审批权、资金管理等),二是防控措施(流程优化、制度约束),三是承诺事项(拒绝利益输送、定期汇报)。重点记录被谈话人的整改计划与时间节点,确保后续可追溯。
三问:谈话内容如何与日常监督结合?
记录中需关联具体工作场景,例如“在采购招标中如何避免人情干扰”“亲属经商是否报备”。结合案例警示(如公款私用、违规收礼),强化被谈话人的底线意识,推动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四问:个人承诺部分应包含哪些要素?
承诺需具体、可执行,例如签订《廉洁承诺书》、定期提交自查报告、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等。记录中应明确承诺事项的落实方式及监督机制,避免泛泛而谈。
廉洁自律谈话记录不仅是形式,更是预防腐败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规范记录与动态跟踪,可提升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