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廉洁谈话记录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旨在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其内容通常包括对党风廉政建设形势的分析、廉洁自律的要求、岗位廉政风险点的提示以及被谈话人的表态与承诺。这种谈话形式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升干部队伍的廉洁性和履职能力。
一、谈话内容的关键要素
形势分析:谈话通常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出发,强调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例如,谈话人可能会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一些领域腐败问题突出,党员干部需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廉洁要求:谈话中会明确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包括遵守党纪国法、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等。谈话人还会结合被谈话人的岗位职责,指出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个人表态:被谈话人需结合自身岗位实际,谈谈对廉洁自律的理解和体会,并提出具体落实措施。例如,被谈话人可能承诺加强学习、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主动接受监督等。
二、记录格式的规范要求
基本信息:记录应包括谈话时间、地点、谈话人及被谈话人的姓名和职务等信息,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谈话内容:记录应详细反映谈话的主要内容和双方的观点,包括谈话人对党风廉政形势的分析、廉洁要求以及被谈话人的表态和承诺。
签字确认:谈话结束后,被谈话人需在记录上签字确认,表明对谈话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同时作为监督和考核的依据。
三、撰写技巧与注意事项
语言简洁明了:记录应避免冗长和模糊的表达,确保关键内容突出,方便后续查阅和使用。
突出重点内容:在记录中,应重点体现谈话人对廉洁自律的具体要求,以及被谈话人的表态和承诺,增强记录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格式规范:记录的格式应符合公文写作规范,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方便阅读和理解。
总结
一对一廉洁谈话记录是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廉政建设的重要工具。通过规范记录内容和格式,明确廉洁要求,谈话记录能够有效提醒党员干部绷紧廉洁自律的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这种记录也为后续的监督和考核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