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的综合整理如下,结合不同场景的规范要求: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
明确责任主体
-
机关、团体、企业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需全面负责单位消防安全工作。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具体负责日常管理。
-
-
完善组织体系
-
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细化部门及岗位职责,确保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
配备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设置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
-
二、强化火灾隐患排查与整改
-
定期排查
-
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重点检查制度落实、设施设备运行、电气线路安全等。
-
对学生宿舍、厨房、电气线路等易患区域重点监控。
-
-
及时整改
- 发现隐患需立即整改,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期限。
三、深化消防宣传教育与培训
-
普及知识
-
定期开展消防知识讲座,增强员工及师生的火灾防范意识。
-
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
-
技能培训
- 对员工进行消防设施操作培训,确保正确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设备。
四、加强消防设施管理
-
日常维护
-
建立消防设施检查机制,定期维护保养灭火器材、消防通道等。
-
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不合格设施需及时修复或更换。
-
-
合规建设
- 学校、幼儿园等场所需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学生宿舍、厨房等区域需设置耐火分隔设施。
五、严格用火用电管理
-
规范操作
-
电气线路需穿管保护,燃气管道定期检测,防止泄漏。
-
严禁在文物建筑内使用明火,实验室需落实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
-
安全检查
- 定期检查用火用电设备,发现违章行为及时纠正。
六、其他注意事项
-
承包与租赁管理 :明确合同中的消防安全责任,产权单位需提供符合要求的建筑。
-
追责机制 :发生火灾事故需依法追责,未履行职责者将受到问责。
以上规定需结合具体场景落实,教育部门、消防部门及单位应加强监督指导,确保规定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