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是我国征信行业的重要监管文件,核心亮点包括:明确信用信息定义、规范全流程管理、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并首次提出“最小必要”原则防止信息滥用。
-
信用信息的界定与业务范围
办法将信用信息定义为依法采集、用于金融活动的个人及企业信用评估数据,涵盖基本信息、借贷记录及其他替代数据(如税务、司法记录)。从事征信业务需取得相应许可或备案,互联网助贷平台等“擦边球”行为被纳入监管。 -
全流程合规要求
从采集到使用,每个环节均有严格规定:- 采集阶段:需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不得过度采集;个人数据需经明确授权并告知用途。
- 处理阶段:征信机构需审查信息质量、来源及安全性,确保客观公正。
- 使用阶段:信息使用者需合法授权,禁止滥用或泄露。
-
个人信息保护升级
强调网络信息安全,要求征信机构设立专职部门管理数据安全,跨境使用需合规。评分产品不得纳入与信用无关的要素,提升透明度与可解释性。
总结:该办法通过细化规则平衡了行业发展与信息保护,推动征信服务走向规范化、法治化。企业和个人需关注合规要求,以应对更严格的信用管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