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环保局提交项目申请函时,需明确核心诉求、提供数据化论证、遵循格式规范,确保内容逻辑清晰且符合法规要求。以下为撰写要点及注意事项。
核心诉求精准化:申请函需在第一段概括项目性质(如污水处理、固废回收)及核心诉求(审批许可、技术支持或资金申报),避免模糊表述。例如“申请xx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系统扩建工程环评审批”,直接点明目标。
背景与必要性论证:分点描述项目背景,包括当前环境问题(如日均废水排放量超标30%)、技术方案(采用生物膜反应器工艺)及实施后的减排预期(COD年削减量达1200吨)。引用监测报告、区域生态评估等第三方数据增强说服力。
合规性自查清单: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规,逐项说明项目选址、排放标准、应急预案等内容与条款的符合性。若涉及敏感区域(水源保护区、生态红线),需附加避让措施或替代方案。
协作与时效标注:明确申请函提交后的对接流程,标注联系人、联系方式及期望反馈周期(如“恳请15个工作日内回复初审意见”)。若需补充材料,可备注“根据要求随时提供xx检测报告”。
申请函需兼顾专业性与简洁性,避免冗长叙述。重点数据用图表呈现,法规条款注明出处编号,纸质版加盖公章后同步提交电子文档至指定邮箱。建议提前与环保局业务科室沟通材料要求,缩短审核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