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自查自纠报告是医疗机构、药店等药品经营单位为保障药品质量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对药品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进行系统性检查的书面报告。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组织管理
-
领导重视与组织架构
成立药事管理小组或领导小组,明确各岗位职能,如药品质量管理员、处方审核员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
人员培训与资质管理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药品管理法》《GSP》等法规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建立员工教育档案。
二、药品采购与验收
-
供货单位审核
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从合法企业采购药品,建立供货单位档案和专账记录。
-
验收与养护
按照《药品管理法》要求,对药品规格、有效期、包装等进行严格验收,实施温湿度监测和定期养护,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三、储存与陈列
-
分类存放
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药品分开存放,危险品专柜寄存,设置防盗设施。
-
温湿度控制
药房、药库每日定时检测温湿度,超出范围及时调控,确保药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四、处方管理与销售
-
处方审核与调配
由专业药师审核处方,严格执行“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规定,确保用药安全。
-
服务规范
销售人员佩戴胸卡,向消费者说明药品禁忌和注意事项,避免误导消费。
五、风险监测与整改
-
不良反应监测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和处理患者反馈。
-
隐患排查与整改
定期开展药品安全隐患排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落实,确保风险可控。
六、自查报告格式
自查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
基本情况 :单位概况、组织架构、人员配置;
-
自查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文件及标准;
-
检查内容 :覆盖采购、储存、销售等全流程的详细检查记录;
-
整改情况 :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
结论与建议 :总结经验,提出持续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