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2025年掀起“刮骨疗毒”式反腐风暴,董事长赵燕要求所有贪腐人员3月31日前主动交代问题并辞职,否则移交司法部门处理。此次行动直指内部管理积弊,涉及子公司虚开发票、前高管涉嫌经济犯罪等事件,同时伴随高管团队大换血、薪酬体系重构等组织变革,旨在重塑企业合规文化并应对业绩连续两年下滑的危机。
华熙生物反腐行动的核心背景是业绩持续承压。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暴跌72.27%至1.74亿元,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下滑31.62%,存货周转天数增至307天。董事长赵燕指出,危机根源在于“组织熵增远超时代允许的速度”,而非单纯的市场因素。内部调查显示,宽松管理风气下滋生的贪腐问题已影响运营效率,例如子公司卷入38万元虚开发票案,原夸迪品牌负责人枝繁繁因涉嫌侵犯知识产权、违反竞业协议被采取法律措施。
反腐措施呈现三大特点:一是设定“3·31大限”的高压红线,要求涉贪人员限期主动辞职,逾期将司法介入;二是高管团队加速换血,2025年3月三位任职20年的副总经理离任,空降技术型人才接棒;三是薪酬体系两极分化,董事年薪最高涨幅达572%,但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反映“高薪养廉”与成本管控并行的策略。值得注意的是,枝繁繁事件暴露个人IP与品牌绑定的风险——其离职后创立的“繁妆”品牌因涉嫌抄袭夸迪专利,最终店铺清空、公司注销。
此次反腐对业务战略产生深远影响。华熙生物将“个人健康消费品事业部”更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事业部”,收缩营销驱动的护肤品业务,转向合成生物技术研发,2024年新增6款化妆品新原料备案。尽管短期阵痛明显,但变革已初见成效:存货减值计提1.89亿元后库存压力缓解,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增至13张领跑行业,其中“润致99缇透”成为国内首款针对细胞外基质衰老的合规动能素产品。
华熙生物的反腐风暴是医美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合规治理的缩影。通过清除历史积弊、重构组织架构,公司试图在玻尿酸同质化竞争中突围,但能否真正扭转颓势,仍取决于合成生物技术转化效率与消费者信心的重建。这场自我革命为生物科技企业提供了治理现代化的参考样本,其后续进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