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工前、工作中及完工后的安全检查,综合相关规范和案例,具体要求如下:
一、开工前安全检查
-
场地与设备检查
-
清理施工区域杂草,确认地形地貌,规划施工方案。
-
检查机械设备、起重机械、安全装置是否完好,设备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
确认临时用电规范,接地措施可靠,线路无**破损。
-
-
安全防护措施
-
设置安全隔离栏,防止车辆和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
检查劳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安全带)是否配备齐全,工人是否正确佩戴。
-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并检查其有效性。
-
-
制度与人员管理
-
熟悉施工任务、作业要求及安全事项,制定安全检查计划。
-
对进场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二、工作中安全检查
-
日常巡检
-
每班开工前由操作者填写设备日点检表,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
工作中定时巡查,重点关注机械运行、电气安全、物料堆放等。
-
发现隐患立即停用相关设备,维修或更换损坏部件。
-
-
专项检查
-
对隐蔽工程(如基础浇筑、管道安装)进行专项验收,隐蔽前需认证合格。
-
检查脚手架、临边洞口防护措施是否到位,高处作业人员是否系好安全带。
-
确认危险物品存放规范,使用记录完整。
-
三、完工后安全检查
-
现场清理与设备维护
-
清理施工垃圾,整理工具物料,确保场地整洁。
-
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填写维护记录,确认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
关闭所有阀门、电源,整理工组箱,危险物品归位并上锁。
-
-
安全设施复查
-
检查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是否完好,通道是否畅通。
-
核对临时用电是否切断,电气线路无遗留隐患。
-
确认脚手架拆除完毕,拆除方案执行到位。
-
-
文档与总结
-
编写安全检查报告,记录检查内容、发现隐患及整改措施。
-
召开完工总结会议,对安全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
四、注意事项
-
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检查需形成闭环管理,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复查确认后方可恢复施工。
-
培训与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
应急准备 :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确保突发情况能及时响应。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