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它们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指向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形成的综合素养。其中,文化自信强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语言运用是基础能力,思维能力体现分析与创新,审美创造则关注艺术感知与表达。
- 文化自信:学生需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通过经典诵读、文化实践等活动增强文化认同感。例如,学习《枫桥夜泊》时,通过分析“钟声”意象的跨时代文化意蕴,深化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理解。
- 语言运用:在真实情境中积累语言经验,提升听说读写能力。如通过小组讨论、写作实践等活动,将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结合,避免机械训练。
- 思维能力:培养逻辑分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围绕“大鹏是否自由”展开辩论,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案例(如互联网现象)进行深度思辨。
- 审美创造:通过文学作品赏析、创作活动发展审美能力。如从《枫桥夜泊》的意境中感受语言之美,并尝试仿写或改编,将审美体验转化为个性化表达。
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需以语言运用为基础,融合实践活动设计,避免割裂教学。教师应通过任务群、跨学科整合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素养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