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课标五大核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育人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政治认同
-
核心内涵
包含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以及为民族复兴奋斗的志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关键表现
-
明确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具备国家意识,尊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二、道德修养
-
核心内涵
是立身成人之本,强调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等传统美德,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判断能力。
-
关键表现
-
能够区分劳动成果,尊重他人劳动,培养感恩意识;
-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
三、法治观念
-
核心内涵
是行为准则,要求学生了解基本法律知识,树立依法办事意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关键表现
-
掌握基本法律规则,能分析判断合法与非法行为,形成法治思维;
-
通过参与法治活动(如模拟法庭),增强法律实践能力。
-
四、健全人格
-
核心内涵
指身心健康的体现,包括积极乐观的心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
关键表现
-
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不足,培养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
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诚、尊重,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
-
五、责任意识
-
核心内涵
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要求,强调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
关键表现
-
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
-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国家发展需求,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
-
总结
这五大核心素养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体系。课程通过知识传授、实践体验和价值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