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道德与法治新课标以五大核心素养为框架,构建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一体化培养体系,突出思想引领与实践结合,为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改革提供了明确方向。
-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逻辑
新课标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五大素养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政治认同强调文化自信与价值观内化,道德修养注重行为习惯养成,法治观念培养权利义务意识,健全人格关注心理健康,责任意识强化社会担当。各学段目标呈阶梯式递进,例如中华文化认同从“感知符号”到“理解核心思想理念”,体现螺旋上升的设计逻辑。 -
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创新
围绕核心素养重构七大学习主题,如法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以学生生活为原点,按“我与自我、社会、国家”的逻辑展开。内容融入党和国家最新理论成果(如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化时代性与政治性,同时注重跨学科融合(如与生命教育、劳动教育结合)。 -
教学与评价的实践导向
新课标要求采用议题式、体验式教学,通过角色扮演、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知行合一。评价需综合纸笔测试与表现性评估,关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通过案例分析考查法治观念的应用。
新课标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需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设计分层目标,并持续更新案例与社会热点,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