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新课标核心素养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为核心,通过整合与优化课程目标,实现从技能训练向素养培育的转变。以下是具体解读:
一、核心素养构成
-
审美感知
强调对美的感知与欣赏能力,通过观察、分析艺术作品,培养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将美融入生活。
-
艺术表现
注重学生运用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表达情感与思想,掌握造型、色彩等表现手法,提升艺术语言运用能力。
-
创意实践
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鼓励个性化创作,通过设计、应用等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不同时期、地域的艺术背景,增强文化自信与全球视野。
二、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
-
立德树人 :通过艺术教育培养正确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认同。
-
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个性发展。
三、课程实施导向
-
任务驱动 :围绕欣赏、表现、创造等艺术实践活动组织课程内容,注重跨学科整合。
-
技术融合 :结合现代媒介技术(如摄影、数字图像),拓展图像识读与创作能力。
四、核心素养与旧版对比
-
合并与优化 :将旧版“图像识读+审美推断”整合为“审美感知”,突出感知与理解能力。
-
能力延伸 :新增文化理解维度,强调艺术与社会的联系。
通过以上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教育将更注重学生内在品质与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