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术新课标核心素养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强调解决真实问题的综合能力,新增“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实践方向。
一、审美感知与鉴赏能力
2024美术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感知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提升对美的鉴赏水平。例如,在“寻访革命遗址”单元中,学生需分析艺术形式特征,理解革命精神内涵,培养情感共鸣与价值判断能力。课程设计强调从具象认知到抽象理解的递进,通过作品评述与情境体验,深化审美体验。
二、艺术表现与个性化创作
课程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媒介表达创意,如国画笔法创作风景、设计生活纹样等任务,强调技能与表现形式的融合。新课标尤其关注“艺术为生活”的实践,要求学生结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在真实场景中解决美术问题,如“超市商品陈列设计”“环保主题工艺品制作”。
三、创意实践与跨学科融合
增设“综合·探索”板块,推动美术与其他学科联动。例如结合生物解剖学绘制动物动态结构、利用人工智能生成艺术作品,培养系统性思维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式学习如“校园环境改造”需综合数学测量、历史背景调研、艺术设计等多元能力,凸显实践性特征。
四、文化传承与国际视野
课程内容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比重,如通过剪纸、刺绣等工艺传递符号寓意;同时引入全球多元艺术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与共性,形成跨文化理解力。学业评价采用档案袋记录成长轨迹,结合自评与互评量化素养提升过程。
核心素养导向的美术教育重塑了“能力优先”的培养逻辑,教师需重构教学策略以适应情境化、综合化需求,真正实现以美育人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