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教材改革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涵盖课程结构、知识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体系等核心领域:
一、课程结构与学科融合
-
文理不分科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实行“3+3”或“3+1+2”模式,强调学科交叉与融合,增强课程综合性。
-
双线组元 :语文采用人文主题与任务群学习双线组元,每单元整合多样体裁文本,要求整本书阅读。
二、知识内容调整
-
语文
-
增加实用类与文学类文本,强化人文主题考察,要求背诵60篇文言文(含唐诗宋词)。
-
整本书阅读成为必修,提升深阅读能力。
-
-
数学
-
融合数列与导数、向量与复数等知识点,必修二内容难度升级。
-
删除算法初步、三视图等模块,新增有限样本空间、百分位数等。
-
-
英语
-
词汇量保持3500个,语法简化,新增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内容。
-
删除短文改错,新增读后续写题型。
-
-
物理、化学、生物
- 知识点拆分与合并,强化实验考察,内容调整更注重逻辑性与实践能力。
-
历史、地理
- 知识点大幅调整,采用“1+2”模式,变化较大但整体适应性强。
三、教学方式与评价体系
-
以学生为主 :倡导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注重知识应用能力。
-
多元化评价 :除学业成绩外,关注道德品质、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及实践能力。
四、其他调整
-
外语语种 :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
体育与健康 :必修课程纳入高考,强化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