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主要涵盖人员管理、设备维护、操作规范及应急管理等方面。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人员管理
-
状态监测
通过班前会观察作业人员精神状态,发现疲劳、困乏等异常时,禁止其参与高处作业或接触带电设备,仅安排辅助性工作。
-
技能培训
要求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定期开展登杆、设备操作等技能培训,确保熟悉安全规程。
二、设备维护
-
定期检测
对电线、电器设备进行定期巡查,及时更换老化设备,防止短路、漏电风险。
-
合理布线
规划电力线路,避免交叉接线,确保电缆绝缘性能,减少电阻损耗。
三、操作规范
-
标准化作业
编制并严格执行“四措一案”等标准化文件,明确带电部位、停电范围等安全事项。
-
禁止非法操作
严禁私拉乱接电源,使用认证电器,并遵循安全使用说明书。
四、应急管理
-
灾害应对
制定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防范措施,定期演练应急响应流程,保障设施安全。
-
火灾防控
安装火灾报警器,定期维护线路设备,配备灭火器等应急器材。
五、技术风险防控
针对工艺流程中的技术隐患,通过智能监测技术实时监控设备状态,优化工艺设计,降低事故概率。
通过以上措施,可系统化识别和管控电力安全风险,保障生产运营的稳定与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