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多变,需重点做好“适度春捂、规律作息、饮食调养”三方面防护。此时昼夜温差大、湿度变化频繁,易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问题,科学应对能有效提升身体适应力。
-
“春捂”有讲究,保暖需抓重点部位
头颈、膝盖、腹部等部位对温度敏感,早晚外出建议添加薄外套或围巾。环境转换时(如进出空调房)尤其需注意温差,避免骤冷骤热。儿童和老年人可适当延长“春捂”时间,以不出汗为度。 -
睡眠宜“早卧早起”,顺应自然节律
春季宜22点前入睡,6-7点起床,保证肝脏排毒时段(23点至凌晨1点)的深度睡眠。避免熬夜加重肝火,午间可小憩15分钟缓解春困。 -
饮食清淡少辛酸,应季食材更养人
多吃菠菜、荠菜等绿色蔬菜和鱼类、豆制品,补充优质蛋白;少吃烧烤、油炸食品以防燥热。适当饮用菊花茶或蜂蜜水润燥,过敏人群需减少香椿、海鲜等发物摄入。
春季养生重在“平衡”,根据体感温度灵活调整衣着,搭配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帮助身体平稳过渡气候转换期。若出现持续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排查过敏或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