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查看笔记本电脑的总使用时长,可通过系统日志、第三方软件或BIOS信息三种主要方式实现,不同方法适用于Windows、Mac等操作系统,且能获取开机次数、硬盘运行时间等关键数据。
-
Windows系统查看方法
- 按
Win+R
输入eventvwr.msc
打开事件查看器,依次展开「Windows日志→系统」,筛选事件ID为「6005/6006」(分别代表开机/关机记录),统计最早和最近事件的时间差即为累计使用时长。 - 使用命令提示符输入
systeminfo
,在「系统启动时间」字段可查看本次连续运行时间,但无法直接显示总时长。
- 按
-
macOS系统查看方法
- 点击左上角苹果图标选择「关于本机→系统报告」,在「硬件→电源」项查看「循环计数」和「满负荷容量」数据,结合电池健康状态可间接估算使用时长。
- 终端输入
uptime
命令显示本次开机后的运行时间,需手动记录多次数据累加计算。
-
第三方工具辅助检测
- 硬盘检测工具如CrystalDiskInfo(Windows)或DriveDx(Mac)能读取硬盘的「通电时间计数」(Power-On Hours),该数据精确到小时且不受系统重装影响。
- 硬件监控软件AIDA64或HWiNFO可查看主板、电池等硬件的累计工作时长,部分型号还能记录风扇转速等衍生数据。
-
BIOS/UEFI底层查询
开机时按特定键(如F2/Del)进入BIOS界面,部分厂商会在「Main」或「Info」页面显示「System Runtime」等字段,反映设备自首次启动后的总活跃时间,此数据最为权威但并非所有机型支持。
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时长有助于评估笔记本折旧情况,若发现硬盘通电时间远超实际使用值,可能存在二手翻新风险。结合多种方法交叉验证可提高数据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