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数学出卷人引发广泛热议,曹海涛教授被多渠道确认为核心命题人之一,其命题风格以高难度和创新思维考查著称,而此前盛传的“葛军出题”实为误读。高考命题实为专家组协作完成,大学教授占比最高,且需严格遵循保密制度与难度均衡原则。
-
命题人身份与争议
曹海涛作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其2024年命题被考生评价为“近三年最难”,压轴题侧重数学核心素养,但部分声音质疑难度偏离选拔初衷。葛军虽未参与本届命题,但其历史命题难度(如2003年备用卷)仍被用作对比,凸显公众对命题人影响力的高度关注。 -
高考命题机制解析
命题组由大学教授、高中教师及教研人员构成,组长通常由高校学者担任。命题需围绕课标与考试大纲,避免个人偏好,并兼顾特殊群体需求。保密性是核心要求,命题人信息通常考后才会部分披露。 -
难度调控与改革趋势
2024年数学卷延续新高考改革方向,强化思维能力和学科育人功能。教育部考试院成员任子朝指出,未来命题将更科学调控难度,开发适配不同地区的卷种,以提升人才选拔精准度。
考生应理性看待命题难度波动,专注基础与思维训练,而非过度猜测命题人身份。高考命题始终以公平性与科学性为基石,其改革动态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