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道路交通安全方案的核心是构建“政府主导、村居落实”的三级管理体系,通过组织建设、隐患治理、宣传教育及应急响应等具体措施,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
-
三级管理架构
-
乡镇层面 :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联合执法及重点时段管控。
-
村居层面 :设立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配备交通安全员或协管员,负责日常巡查、隐患排查及宣传教育。
-
-
职责明确
-
交通安全员/协管员:开展道路巡查、违章劝导、事故初步处理,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
村委会:配合乡镇政府落实交通安全工作,组织村民参与安全教育。
-
二、隐患治理与执法监管
-
隐患排查与整改
-
定期开展乡村道路、水上交通隐患排查,及时报告并处置危险隐患,督促相关部门整改。
-
重点整治“三超一疲劳”(超载、超速、超员、疲劳驾驶)、无牌无证车辆及非法改装行为。
-
-
联合执法机制
- 镇政府协调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查处运输企业及车辆违法违规行为,保障道路运输安全。
三、宣传教育与意识提升
-
多样化宣传
-
开展交通安全讲座、广播宣传、网络教育,普及“五不要”(不闯红灯、不超速等)和“五不坐”(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等)。
-
在关键节点设置警示牌,提高村民交通安全意识。
-
-
培训与能力提升
- 定期组织交通安全员/协管员培训,提高事故处理及隐患排查能力。
四、应急响应与预案管理
-
应急预案制定
-
针对恶劣天气、严重堵车、重特大交通事故等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处置措施。
-
建立“村警联动”机制,发挥派出所快速处置能力。
-
-
事故处理机制
-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协调交警部门开展事故现场维护、逃逸查缉及善后处理。
五、保障措施
-
经费保障 :落实交通安全工作经费,保障设备购置与人员培训。
-
考核评价 :建立定期考核机制,将交通安全工作纳入乡镇及村居绩效考核。
通过以上措施,村级道路交通安全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农村道路管理水平,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