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十条硬措施”的内容,根据搜索结果分析,主要涉及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道路运输安全、水路运输安全及税务系统改革四个领域,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三十条硬措施”(2024年)
-
强化安全确认机制
作业前需确认设备、安全设施及环境安全,严格实现“不安全不生产”。
-
完善个人防护要求
进入生产区必须佩戴合格安全帽,工具需放入工具袋,防止意外伤害。
-
规范高处作业管理
登高前需进行现场安全交底,办理作业票,配备专人全程监护。
-
设备防护与操作规范
人体可触及的旋转部位需设置防护罩或栏栏,禁止在设备运转时佩戴手套、围巾等。
二、道路运输安全“三十条硬措施”(2025年)
-
车辆动态监控
营运车辆需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确保在线率、违规处理率达100%。
-
驾驶员严格管理
严查“三超一疲劳”(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落实背景审查。
-
危险品运输规范
严禁无资质车辆运输危险货物,强化装卸过程监管。
-
应急与科技保障
企业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推广智能视频监控、防碰撞系统等新技术。
三、水路运输安全“三十条硬措施”(2025年)
-
船舶适航管理
严禁“三无船舶”参与运输,落实“七禁八不开”制度(如超载禁航)。
-
船员资质与航道安全
严查无证上岗、人证不符行为,整治非法采砂、侵占航道等行为。
-
极端天气应对
落实禁限航规定,强化气象预警响应机制。
四、税务系统“优化税收环境三十条硬措施”(2017年)
-
简政放权
取消非居民企业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审批,推行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动态管理。
-
放管服改革
简化纳税人设立、注销手续,实行“多证合一”,推行税收权力和责任清单。
-
信息系统升级
完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跨市、县业务办理便捷化。
总结
以上措施覆盖不同领域,通过强化监管、技术升级和责任落实,旨在提升安全生产水平、运输安全保障及税收服务效能。具体实施需结合行业特点,确保政策落地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