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条硬措施”聚焦安全生产核心问题,通过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监管执法、推动科技赋能等关键举措,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其核心亮点包括重点领域精准施策、数字化监管创新、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旨在系统性解决安全隐患,提升治理效能。
一、聚焦重点领域,靶向治理风险
- 高危行业全覆盖:针对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等高危领域,明确隐患排查标准与整改时限,建立闭环管理机制。
- 突出薄弱环节:强化小微企业、外包作业等监管盲区整治,落实“谁受益谁负责”原则,杜绝责任推诿。
二、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追责问责
- 企业主责清单化:细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职责,推行履职情况定期公示,挂钩信用评价与融资条件。
- “一案双罚”常态化:违法行为既罚企业又追责个人,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倒逼主动合规。
三、创新监管模式,提升执法效能
- 数字赋能监管:运用AI监控、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风险,推动“线上预警+线下核查”联动。
- 跨部门协同执法:打破信息壁垒,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
四、完善公众参与,构建共治格局
- 举报奖励制度化:拓宽隐患举报渠道,简化流程并提高奖金,鼓励社会监督。
- 应急培训普及化:推动安全教育进社区、进学校,提升全民风险识别与自救能力。
八条硬措施通过“严责任、强技术、广参与”的多维路径,推动安全生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政策落地需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协同发力,确保长效机制见效于日常,护航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