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计划;决算:实际
财政预算和决算是国家财政管理中的两个核心环节,二者在定义、功能、编制时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一、核心定义不同
-
预算
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规定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数量、财政支出的用途和规模,反映国家政策导向和政府活动方向。
-
决算
根据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编制的年度会计报告,总结财政收支的最终结果,反映国家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体现。
二、功能与作用不同
-
预算 :
作为财政分配的起始阶段,具有以下作用:
-
规划财政收支,实现宏观经济调控;
-
作为政府活动的约束性文件,控制财政资源分配;
-
为决算提供基础数据。- 决算 :
作为财政分配的终结阶段,主要功能包括:
-
检验预算的科学性和执行效果;
-
总结经济工作得失,为下一财年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
三、编制时间与流程不同
-
预算 :
在财政年度开始前编制,需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包含收入预测、支出安排及绩效目标。
-
决算 :
在财政年度结束后编制,基于实际执行数据汇总分析,反映年度财政收支最终结果。
四、编制主体与依据不同
-
预算 :
由财政部门主导编制,依据国家战略、经济政策及社会需求制定。
-
决算 :
由财政部门或相关单位根据实际执行记录编制,如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由施工单位完成。
五、其他差异
-
表现形式 :
预算是表格式的财政计划,决算则是以实物证明(如账单、发票)和会计报表形式呈现。
-
结果差异 :
预算与决算数据需保持一致,但实际执行中可能因编制误差或政策调整出现差异,需说明原因。
总结
预算与决算如同国家财政活动的“计划与执行”的双向监督机制,预算设定目标与规则,决算则通过实际结果验证与反馈,共同保障财政健康与政策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