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财政工作将以“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为核心,聚焦高质量发展与民生保障,通过结构性减税降费、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举措,稳经济、防风险、惠民生。关键亮点包括:科技与制造业税收优惠、城乡居民养老金上调、地方政府债务化解、零基预算改革试点等。
-
政策工具组合发力:赤字率适度提高,新增专项债规模达3.9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与税费优惠协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中央转移支付向基层倾斜,确保“三保”底线,省级财政优化省以下分配机制。
-
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安排104亿元专项资金推动制造业升级,专精特新企业奖补加码。财政贴息、担保等政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严查乱收费问题,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
民生保障持续加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医保财政补助增至每人每年670元。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稳岗扩岗,教育支出4.29万亿元重点改善县域高中办学条件,学生资助覆盖723万人。
-
风险防控与改革并行: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严控新增隐性债务。16个中央部门试点零基预算改革,强化绩效评估与财会监督。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深化,支持碳达峰转型。
-
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提升,乡村振兴产业资金扩容。新型城镇化与灾后重建统筹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7000亿元补短板。
2024年财政政策突出精准性与可持续性,既通过短期刺激巩固经济回升势头,又立足长效机制推动质效提升。公众可重点关注养老金、医保、减税等普惠政策落地,企业需把握科技类补贴与债券支持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