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人员状态填写需重点关注出生信息、健康状况及监护人资料三大核心内容,其中出生日期、喂养方式、黄疸检测等医疗数据需精确记录,父母身份证件及联系方式为必填项。
-
出生信息规范填写
出生日期需按“年(4位)-月(2位)-日(2位)”格式填写,身份证号可暂缺但需后续补登。出生孕周、助产机构名称(非住院分娩填“无”)及新生儿听力/疾病筛查结果需勾选对应选项,如“通过”“未筛查”或具体疾病名称。 -
健康状态详细记录
喂养方式需明确标注“纯母乳”“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黄疸部位建议经皮检测并勾选异常部位。查体项目(眼睛、耳、鼻、口腔等)需根据实际观察结果填写“未见异常”或“异常”,胸部、腹部触诊结果需同步记录。 -
监护人信息完整性与真实性
父母姓名、职业、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及户口地址需据实填写,新生儿申报户口地址需明确选择“父亲”或“母亲”现居住地址。若由他人代领《出生医学证明》,需提供母亲签字的委托书及代领人证件复印件。 -
动态更新与补登机制
部分筛查结果(如新生儿疾病)可能晚于随访时间,需在收到报告后及时补填。体温记录表需包含检测时间、部位(腋下/口腔)及症状描述,便于持续监测健康状况。
提示:所有信息需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避免涂改。《出生医学证明》一经签发,关键信息不可变更,填写时务必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