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助性质,拨款性质
财政补贴和财政拨款是两种不同的财政支持方式,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质与对象
-
财政拨款
由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无偿拨付的财政资金,用于保障其基本运营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科研等)。
-
财政补贴
国家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如调节产业、扶持区域发展),通过财政安排专项基金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补贴,属于有偿性财政支持。
二、资金用途与管理
-
财政拨款
-
用于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营和专项项目,属于预算内资金,需按预算执行和会计处理。
-
例如:公立学校的全额拨款用于教师工资和教学设施维护。
-
-
财政补贴
-
针对特定经济活动或项目,如农业补贴、税收返还、消费补贴等,需专项报账和使用。
-
例如: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对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
-
三、税务处理
-
财政拨款
- 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中,符合条件的财政拨款被明确为不征税收入,企业取得时无需纳税。
-
财政补贴
- 既不属于不征税收入,也不属于免税收入,应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资金来源与分配方式
-
财政拨款
- 来源为同级政府财政收入,按预算分配给指定单位。
-
财政补贴
- 可能来自中央或地方财政,也可能通过专项基金、转移支付等方式分配,用途需符合政策目标。
总结对比表
维度 | 财政拨款 | 财政补贴 |
---|---|---|
性质 | 无偿支持运营 | 有偿性经济调节 |
对象 |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 企业/个人 |
税务 | 不征税收入 | 应税收入 |
用途 | 公共服务保障 | 特定经济活动支持 |
通过以上区别可知,财政拨款与财政补贴在资金性质、管理方式及经济目标上存在根本差异,需根据具体用途和政策要求进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