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消防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并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公众聚集场所每半年进行一次。
-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明确单位应每年至少对职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培训要求
- 新上岗员工:必须进行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 在岗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 重点岗位和特殊工种:如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电焊工等,需接受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培训内容
- 消防法规和制度: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了解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风险及预防措施。
- 消防设施和器材:学习消防设施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 应急处置技能:包括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等知识技能。
培训形式
- 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集中培训。
- 分散培训:结合日常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 演练结合:通过灭火和疏散演练,检验培训效果。
通过定期的消防安全培训,可以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单位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