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是预防事故的核心手段,关键要点包括: 覆盖全流程(日常检查、专业排查、季节性防控)、聚焦高风险环节(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有限空间)、落实“五定”闭环管理(定方案/资金/责任人/期限/措施)。 以下是具体展开:
-
排查方式多样化
日常检查由班组交接班时完成,重点巡查关键装置;综合性排查每季度至少1次,涵盖安全责任制落实;专业排查针对工艺、电气等系统,每半年1次;季节性检查需结合气候特点(如夏季防雷暴、冬季防冻防滑);重大节假日前需专项检查应急预案和物资储备。 -
重点领域清单化
配电室、消防中控室、危险化学品仓库等七类高危场所必须重点监控;检修作业、设备启用、交叉作业等事故高发时段需强化防护;隐患判定可参考“十招数”(如设备破损、安全距离不足、应急通道堵塞等直观特征)。 -
管理流程标准化
企业需建立隐患档案,通过信息化系统跟踪治理进度,重大隐患单独建档并上报监管部门;整改需明确责任人、资金和时限,验收后评估效果。主要负责人应带头落实“八个一”措施(如每月带队检查、年度安全总结会)。
提示: 隐患排查需动态持续,结合企业实际调整重点,同时通过培训提升全员风险识别能力,才能实现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