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与解决的关键步骤包括明确问题、收集信息、分析原因、制定方案、实施解决和评估效果6个环节,其中精准定义问题是成功解决的50%以上关键。
-
明确问题
用5W1H法(What/Why/Who/Where/When/How)界定问题边界,例如:“车间次品率上升15%”比“质量不好”更易 actionable。避免将现象(如客户投诉)误判为根本问题。 -
收集信息
通过数据报表、员工访谈、用户反馈等渠道获取多维证据。例如:用帕累托图发现80%的延误来自同一物流环节。注意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推测。 -
分析原因
工具推荐:- 鱼骨图:可视化人、机、料、法、环等维度
- 5Why法:连续追问至根本原因(如设备故障→润滑不足→采购预算削减)
警惕归因偏差,避免过早锁定单一原因。
-
制定方案
采用SCAMPER技巧(替代/合并/改造等)生成选项,例如:用自动化巡检替代人工检查。需评估可行性(成本/时间/资源)、风险预案及KPI指标(如故障率降至3%)。 -
实施解决
PDCA循环:- Plan:拆解为可执行任务(如周二完成设备校准)
- Do:小范围试点(先改造1条生产线)
- Check:对比前后数据(次品率下降8%)
- Act:标准化流程或迭代优化
-
评估效果
通过对比目标(如成本节约20万)与实际结果,识别溢出效应(如员工效率提升)。建立长效机制,如每月质量分析会,防止问题复发。
提示:复杂问题可拆解为子问题分步处理,紧急事件优先控制影响面。定期复盘能提升团队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