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质半导体的核心特征如下:
-
导电性显著增强
通过掺入微量杂质(三价或五价元素),载流子浓度大幅提高,导电性能显著优于本征半导体。
-
载流子类型与浓度
-
N型半导体 :掺入五价元素(如磷、砷),形成多余电子(多数载流子),空穴浓度低。电子由施主杂质提供,空穴仅由本征激发产生。
-
P型半导体 :掺入三价元素(如硼、镓),形成多余空穴(多数载流子),电子浓度低。空穴由施主杂质提供,电子仅由本征激发产生。
-
-
电中性特性
杂质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正负离子,但总数相等,整体保持电中性。
-
载流子迁移率差异
电子迁移率通常高于空穴迁移率,因此N型半导体导电性优于P型。
-
应用基础
通过控制杂质浓度和类型,可制造出具有特定电学特性的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