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价带中电子缺失形成的带正电的“虚拟载流子”,其本质是电子移动留下的空位,通过受主杂质(如硼)掺杂形成,主导导电过程并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
-
空穴的形成原理
当三价杂质(如硼)掺入硅晶体时,杂质原子缺少一个电子形成共价键,在价带中留下空位。邻近电子填补空位后,原位置产生新的空位,这种动态迁移表现为空穴的“运动”。 -
空穴的导电特性
p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高于自由电子,成为多数载流子。导电过程实为电子定向移动,但等效于空穴反向运动,因此称为“空穴导电”。 -
空穴的实际应用
空穴在太阳能电池中与光生电子构成电流,在晶体管中调控电路通断。其高迁移率特性优化了器件响应速度与能效。
理解p型半导体的空穴机制,有助于设计高效电子器件,推动半导体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