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和半导体是电子学中两类重要的材料,关键区别在于导电能力:导体(如铜、铝)电阻率极低(10^-8 Ω·m),可高效传输电流;半导体(如硅、锗)电阻率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10^-5~10^7 Ω·m),其导电性可通过掺杂、光照或温度调控。半导体独有的"能带结构"使其成为现代电子器件(如芯片、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
- 导体的特性
- 自由电子浓度高(约10^28/m³),外加电场下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超导材料在临界温度下电阻突降至零
- 典型应用:电线(99.99%纯铜)、电极(石墨)、电磁屏蔽(铝箔)
- 半导体的核心机制
- 禁带宽度1-3eV,热激发可使电子从价带跃迁至导带(本征导电)
- N型半导体掺入磷(提供自由电子),P型半导体掺入硼(产生空穴)
- PN结单向导电性构成二极管基础,三极管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放大信号
- 技术应用对比
- 导体:大电流场景(电力传输用铜芯电缆损耗<3%)
- 半导体:
• 计算领域(7nm芯片集成百亿晶体管)
• 光伏发电(单晶硅电池效率超26%)
• 传感器(GaN材料响应速度达纳秒级)
选择材料时需权衡导电需求与可控性——导体确保能量无损传输,半导体则通过精确控制电子流动实现信息处理与能量转换。新型二维半导体(如二硫化钼)正推动柔性电子器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