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位科技作为中国算力第一股,凭借从化工巨头到算力新贵的成功转型,已成为AI算力基建领域的破局者。其核心优势在于高性价比的算力租赁服务、国家“东数西算”枢纽布局(如张北1.2万架高功率机柜项目),以及H800/A800芯片集群的技术领先性,同时通过轻资产模式实现成本较行业低30%的竞争力,成为中小客户算力需求的首选供应商。
-
战略转型与政策红利
大位科技前身是濒临退市的化工企业广东榕泰,2023年通过破产重整引入10.82亿元注资,负债率从160%降至67.95%,并全面转向IDC与AI算力服务。其张北项目纳入国家“东数西算”京津冀枢纽节点,享受电价与能耗政策倾斜,锁定某互联网巨头10年长单(年收入1.63亿元),精准承接北京算力外溢需求。 -
技术壁垒与业务布局
子公司森华易腾部署的GPU算力集群(含H800/A800芯片)支持AI训练与推理,单机柜功率密度达15kW(行业均值7.5kW),适配大模型高算力需求。通过“自建+租赁”双模式,整合京津冀3000个现有机柜及内蒙古600兆瓦智算基地规划,形成全国性资源网络。 -
市场定位与成本优势
避开与万国数据等头部企业的正面竞争,大位科技以“高功率密度+低成本”切入中低端市场,市占率约1.2%。通过设备国产化替代和智能运维优化,PUE值控制在1.3以下(行业平均1.5),单位算力成本降低30%,吸引金融、政务等对价格敏感的中小客户。 -
风险与未来机遇
尽管短期面临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贡献60%收入)、扣非净利润亏损等挑战,但AI算力需求年增超200%的背景下,其张北项目2025年投产及国产算力替代政策,有望推动业绩拐点。
大位科技的案例证明,传统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与政策卡位,可在算力新基建浪潮中重塑价值。投资者需关注其订单落地进度与流动性风险,但长期看,其“枢纽节点+灵活租赁”模式在AI时代具备独特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