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取公务员后政审是决定录用的关键环节,核心流程包括提交材料、档案审查、实地座谈和综合评定,重点考察个人政治素质、道德品行及直系亲属背景。 若材料造假、有犯罪记录或重大处分,将直接导致淘汰,需提前自查征信、档案及无犯罪证明等材料,确保真实完整。
-
材料准备:需提供身份证、学历证书、无犯罪记录证明、个人自传及现实表现材料。应届生由学校出具鉴定,往届生需工作单位或社区盖章,亲属材料需同步准备。征信报告和失信记录核查成为近年新增重点,不良信用可能影响结果。
-
档案审查:考察组调阅档案核实身份、学籍、奖惩记录。高考移民、学历套读、党员程序违规均属红线。档案缺失或造假(如实习盖章不实)将直接取消资格,需提前核对档案完整性。
-
实地考察:通过面谈同事、邻居等了解日常表现。道德瑕疵(如赌博、嫖娼记录)、人际关系差或违反纪律可能被拒。部分岗位还会延伸审查父母犯罪记录,尤其是公检法岗位。
-
结果评定:综合材料与考察报告后,由组织部终审。政审期约60天,结果分合格/不合格两类。若对结果有异议,可申诉但成功率极低,关键在于前期自查规避风险。
提示:政审严格程度因岗位而异,建议提前3个月梳理个人及家庭背景,避免因细节疏漏错失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