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控股中国公司名单

以下是中国被外资控股的公司名单及相关信息,按行业分类整理:

一、食品饮料行业

  1. 双汇发展

    • 外资持股比例:72%(美国高盛集团)

    • 业务:肉类加工企业,国内最大肉类加工企业

  2. 哈尔滨啤酒

    • 外资持股比例:63.16%(英国帝亚吉欧)

    • 历史:2004年被百威英博收购,现为全球最大啤酒公司旗下品牌

  3. 苏泊尔

    • 外资持股比例:82.44%(法国SEB集团)

    • 历史:2006年通过定向增发和要约收购成为控股股东

  4. 水井坊

    • 外资持股比例:63.16%(英国帝亚吉欧)

    • 历史:2006年起被帝亚吉欧收购控股股东股权

  5. 中华牙膏

    • 外资持股比例:100%(荷兰联合利华)

    • 历史:1994年被联合利华收购

二、医药健康行业

  1. 迈瑞医疗

    • 外资持股比例:57.24%(未明确外资机构)

    • 业务:医疗设备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2. 华森制药

    • 外资持股比例:72.43%(未明确外资机构)

    • 业务:制药企业

三、其他行业

  1. 中粮科技

    • 外资持股比例:48.22%(法国SEB等机构)

    • 业务:粮油加工企业

  2. 万业企业

    • 外资持股比例:100%(印尼三林集团)

    • 业务:房地产企业

说明

  • 上述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息及行业报告,部分公司存在外资持股比例波动或未明确外资机构的情况,建议以最新官方公告或财务报告为准。

  • 外资控股比例超80%的公司包括双汇、苏泊尔、水井坊等,涉及食品饮料、医药等多个领域。

本文《外资控股中国公司名单》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970932.html

相关推荐

外企撤出中国列表

近年来确实有部分外企调整在华业务,但整体比例可控。‌关键数据 ‌显示:2023年外资企业注销/撤离数量约占在华外企总数的‌2.3% ‌,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和‌受政策影响行业 ‌。目前中国仍是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2024年一季度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12%。 ‌行业分布特征 ‌ 服装纺织类:如韩国衣恋集团关闭部分代工厂 电子代工类:苹果供应链部分转移至东南亚 快消品类

2025-05-11 人工智能

外资能进入国企吗

外资可以进入国企,但需符合政策规定和领域限制。以下是具体分析: 政策支持与领域开放 国资委等部门通过《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等文件,明确放宽了银行、证券、汽车制造、电网建设等关键领域的限制,允许外资以并购、合资等方式参与国企改革。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期货与保险)及汽车制造领域是外资进入的优先方向。 混改模式与程序简化 外资可通过并购、合资或投融资合作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2025-05-11 人工智能

外资企业会搬离开中国吗

不会大规模撤离 关于外资企业是否搬离开中国的问题,综合权威信息分析如下: 一、外资撤离中国的说法缺乏事实依据 官方数据与市场表现 2023年1-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667.1亿元,同比下降2.2%,但结构优化趋势明显。技术密集型外资企业数量增加,服务业外资占比提升至70%,轻资产属性导致单笔投资金额下降但企业总数上升。 政府政策与市场环境 中国政府持续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

2025-05-11 人工智能

外资如何合法进入中国

外资进入中国的合法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 直接投资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外资与中方企业共同投资设立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合资企业需符合国家鼓励和引导投资的行业、领域和地区。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外资与中方企业合作,按照合同约定分配收益和承担风险。 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全资子公司,需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并满足行业准入要求。 2. 证券投资

2025-05-11 人工智能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需要更名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通常需要更名,主要原因是遵守中国法律法规、适应本地市场文化以及避免名称冲突。 这一过程涉及名称核准、材料准备、工商登记等关键步骤,需确保新名称符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要求,同时兼顾品牌一致性与市场认知度。 法律合规性要求 中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外资企业名称需包含行政区划、行业特征和组织形式,且不得与境内已注册企业重名。例如

2025-05-11 人工智能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数量有多少

截至2023年底,中国存量外资企业数量达到46.5万家 ,较2019年增加了4.6万家。2024年初至今,中国已新设外资企业5.9万家 ,同比增长9.9%,彰显了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和活力。 一、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外资企业遍布全国各个省份,但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上海、浙江等。 重点开放平台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 制造业

2025-05-11 人工智能

外资不得进入中国哪些行业

根据最新政策,中国禁止外资进入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具体分为以下五类: 一、国家安全与军事领域 武器制造 :包括武器弹药制造及相关技术研发,完全禁止外资投资。 军事设施建设 :涉及核心军事技术的设施建设被严格限制。 二、战略性资源与矿产领域 稀土与放射性矿产 :外资不得独立开发稀土、锂矿等战略资源,以及从事放射性矿产的勘查、开采和加工。 国家保护资源 :如麝香、甘草

2025-05-11 人工智能

纯外资企业有哪些

​​纯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设立、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企业,其核心特征包括:完全由境外资本控股、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且不包括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 ​ 典型代表如苹果(中国)、亚马逊(中国)等名称中带有“(中国)”字样的公司,这类企业占在华外资企业总数的57.9%以上。 ​​法律定义与特征​ ​ 纯外资企业需满足三个条件:资本全部来自境外投资者(包括港澳台)

2025-05-11 人工智能

国内还有外资企业吗

是的,‌中国目前仍有大量外资企业 ‌,且近年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关键亮点 ‌包括:外资企业数量超100万家、年实际使用外资超万亿元、重点集中在高科技和制造业领域。 ‌外资企业数量与规模 ‌ 截至2024年,中国现存外资企业约11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2.5%,但贡献了约10%的城镇就业。全球500强企业中,近300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如特斯拉、三星、大众等。

2025-05-11 人工智能

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

​​1978年日本松下成为改革开放后首家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 ​,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起点。​​关键亮点​ ​包括:***亲自促成合作、松下在华投资电子技术领域、后续引发可口可乐等国际巨头跟进。 ​​历史背景与决策契机​ ​:1978年***访日期间,专程参观松下茨木工厂并邀请松下幸之助协助中国现代化。次年松下正式进入中国,成为外资“破冰者”,其合作模式为后续外企提供了范本。

2025-05-11 人工智能

有哪些外资撤出中国

近年来,外资撤离中国现象引发广泛关注,​​核心原因包括成本上升、地缘政治压力、市场竞争加剧及产业链调整​ ​。尽管部分企业退出,但中国仍通过高质量引资优化结构,吸引技术密集型外资。以下是典型撤离案例与深层逻辑分析: ​​制造业外迁​ ​ 三星电子2019年关闭惠州手机工厂,将产能转至越南、印度;东芝2021年撤离大连工厂,迁至东南亚。主因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及本土竞争加剧

2025-05-11 人工智能

外资企业一览表

​​外资企业一览表是对中国境内主要外商投资企业的系统性汇总,涵盖行业龙头、区域分布及经济贡献等核心数据。​ ​最新统计显示,200强外资企业年销售额达10万亿元,占中国GDP的8%,员工总数超350万人,主要集中于汽车、工业设备、医疗健康和化工四大领域。 ​​行业分布​ ​ 外资企业覆盖19个行业,工业设备(38家)、汽车(37家)、消费品(26家)和医疗健康(20家)占比超60%

2025-05-11 人工智能

外资控股的中国公司有哪些

双汇、雀巢、茅台、宁德时代 以下是外资控股中国公司的分类整理,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 一、食品饮料行业 双汇发展 全球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2006年被高盛收购超60%股份,现外资持股比例达72%。 哈尔滨啤酒 中国啤酒文化代表品牌,2004年被安海斯-布希(AB)收购,现属全球最大啤酒公司旗下。 雀巢 通过收购徐福记(2011年)和太太乐(1999年),成为全球最大食品公司之一。 贵州茅台

2025-05-11 人工智能

有多少外企撤出中国

根据权威信息综合分析,外企撤离中国的情况需分阶段说明: 近年大规模撤离案例 2020年有媒体报道德国300家企业集体撤出中国,转向印度、印尼、越南等国家。2023年数据显示,当年退出或并购的市值100亿人民币以上的外企共16家,其中日本企业3家、韩国企业2家、美国企业5家。 历史退出案例 2009-2016年间,部分外企因战略调整或市场变化退出中国,例如: 2009年:耐克关闭太仓工厂

2025-05-11 人工智能

87家日企撤出中国名单

87家日企撤出中国,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推动供应链多元化政策,以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尤其是疫情冲击下中国供应链中断的影响。这些企业中,57家迁回日本,30家转移至东南亚。 1. 政策背景 日本政府自2020年起,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紧急经济对策”,提供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将生产线迁回日本或分散至东南亚。此举旨在分散供应链风险,增强经济韧性。 2. 具体行动

2025-05-11 人工智能

国际集团最新领导班子

国际集团最新领导班子调整情况 近期,多家国际集团进行了领导班子的调整,以下是部分国际集团最新的领导班子构成情况: 中国能建国际集团 : 吕泽翔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并主持召开了2024年度领导班子“三力”建设提升行动总结会,全面总结2024年度工作,系统谋划2025年建设提升工作。 领导班子成员包括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负责人等。 中信集团 : 鲍建敏已任中信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

2025-05-11 人工智能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3311董事长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03311.HK)现任董事长为​​张海鹏​ ​,他自2023年2月24日起接替颜建国担任该职务,同时不再兼任行政总裁职位。​​张海鹏拥有逾20年建筑工程管理经验​ ​,曾主导集团在港澳及内地的重大基建项目,并推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职业背景与晋升路径​ ​:张海鹏2000年加入中建集团,2002年派驻中国建筑国际,历任附属公司董事、行政总裁等职

2025-05-11 人工智能

中国国际投资公司董事长

中国国际投资公司董事长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重要管理者 ‌,负责‌万亿级资产配置 ‌和‌全球战略投资布局 ‌,其决策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与国际金融话语权 ‌。 ‌核心职责 ‌ 董事长主导公司重大投资方向,包括‌海外基础设施、能源、科技等关键领域 ‌的长期布局,同时需平衡‌风险管控与收益目标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任职背景 ‌ 通常由‌资深金融专家或高级经济官员 ‌担任

2025-05-11 人工智能

中建国际现任董事长

​​中建国际现任董事长为高波,他同时担任中建集团海外部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国际化战略与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 ​ 高波近年来主导推动海外市场协同发展、强化项目履约管理,并深度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合作,2025年带队签署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艺术博物馆等标志性工程,彰显企业全球竞争力。 中建国际作为中国建筑旗下核心海外业务平台,其领导层具备以下关键特质:一是​​国际化管理经验丰富​ ​

2025-05-11 人工智能

国际公司董事长名单

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了解国际公司董事长名单 对于关注跨国企业动态、行业趋势以及全球经济走向的个人和组织至关重要。这些领导者不仅掌舵着各自公司的战略方向,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市场的格局。从电信业到能源业,从科技巨头到金融服务领域,他们的决策和领导风格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 聚焦于信息技术领域的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其现任董事长是李锋,他自2016年起担任此职位

2025-05-11 人工智能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