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的核心框架,其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是理解其核心要义的关键。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五大要素
-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最终目标,必须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权利放在首位。
-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
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基础,需防范经济危机、金融风险等对国家稳定的影响。
-
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
军事安全 :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维护军事力量和战略威慑;
-
科技安全 :保障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性,防范科技竞争风险;
-
文化安全 :保护中华文化传承,抵御文化渗透与侵略;
-
社会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防范社会风险。
-
-
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通过国际合作与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安全。
二、五对关系
-
发展与安全并重
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须统筹安全风险防控,实现动态平衡。
-
外部与内部协同
强化国防建设以应对外部威胁,同时完善社会治理保障内部稳定。
-
国土与国民兼顾
保障领土完整是基本前提,同时需确保国民享有安全发展环境。
-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互补
既要防范军事冲突等传统威胁,也要应对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新型挑战。
-
自身与共同安全联动
在维护国家利益的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共同安全。
三、核心要义总结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政治安全为根本,经济安全为基础,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国际安全为依托,通过统筹发展和安全、内外部安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自身与共同安全,构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国家安全体系。这一思想体系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