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公益性岗位最新政策聚焦就业困难群体托底安置,提供三年期稳定岗位,月薪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950-2150元)发放并缴纳社保,覆盖高校毕业生、低保户、残疾人等重点人群。
-
精准帮扶对象
政策明确优先安置2020-2024年未就业的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低保家庭人员、农村脱贫家庭及残疾人。大龄失业人员(女性40岁/男性50岁以上)、零就业家庭成员等也纳入保障范围,需满足本地户籍和失业登记满1年等条件。 -
待遇与保障
聘用人员签订三年劳动合同,月薪参照所在市县最低工资标准(如忻州1950元、运城2150元),同时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单位部分由财政补贴)。部分县市还提供人身意外险,确保基本生活与工作安全。 -
申请流程简化
符合条件的求职者需先办理《就业创业证》,通过社区初审、街道复核后提交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等材料至当地人社部门。报名不收费,多数地区采用现场申请方式,如柳林县明确“一人一岗”原则,杜绝重复占用资源。 -
动态监管与退出机制
岗位实行合同制管理,严禁顶替或违规操作。若出现无故旷工15天、就业转正或刑事处罚等情况,将立即解约。三年期满后自动退出,确保岗位轮换公平性。
提示:各地政策细则略有差异,建议通过属地人社局官网或社区服务中心获取最新招聘信息,及时提交材料以把握申请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