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绿城中国已于2015年被中交集团收购24.288%股权,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后续通过增持持股比例升至28.8%左右,但绿城仍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未完全国企化。 此次收购是中交集团布局房地产板块的关键举措,双方在战略资源、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形成协同。
-
收购背景与交易细节
2014年12月,中交集团以60.13亿港元收购绿城创始人宋卫平及其关联方持有的24.288%股份,与九龙仓并列第一大股东。2015年3月完成交割后,中交逐步增持至28.8%,成为单一最大股东。交易旨在整合绿城品牌与中交的基建资源,推动“五商中交”战略落地。 -
股权结构与治理调整
中交入股后,绿城形成中交、九龙仓、创始团队三方制衡的混合所有制架构。中交派驻管理团队参与董事会决策,但日常运营仍由绿城原团队主导。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中交持股约28.97%,未达国企控股标准(需超50%),绿城品牌保持独立运营。 -
战略协同与业务影响
中交为绿城提供资金支持(融资成本从10%降至6%)和海外项目资源(如泰国曼谷、雄安新区等),绿城则助力中交拓展房地产开发业务。双方合作项目规模超2500亿元,但中交地产与绿城在国内部分区域存在同业竞争。 -
后续发展与市场表现
2024年起,中交进一步加强对绿城系公司的管控,如委派高管担任绿城管理联席主席。绿城中国近年营收超千亿,但净利润受资产减值影响波动较大,代建业务(绿城管理)成为重要利润来源,市占率连续9年超20%。
总结:中交对绿城的收购是央企与民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型案例,既保留了绿城的产品力与品牌价值,又通过央企资源赋能其规模扩张。未来需关注中交整合力度与绿城独立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