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万亿
截至2023年末,绿地集团总资产为 1.19万亿元 (即11.939万亿元)。
截至2023年末,绿地集团总资产为 1.19万亿元 (即11.939万亿元)。
3054亿元 绿地控股(600606.SH)在2015年8月18日成功登陆A股后,其市值曾一度超过3054亿元人民币,成为当时A**值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以下是相关细节的 上市时间与初始市值 上市时间为2015年8月18日,开盘价为25.10元/股,按此价格计算,初始市值超过3054亿元。 市值排名与行业地位 当时绿地控股位居A股两市市值第16位,稳居房地产行业板块首位
绿地控股是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由上海市国资委通过上海地产集团和上海城投集团实际控制,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央企。其核心特点包括市场化运作机制、多元化股权结构以及连续多年入围《财富 》世界500强的全球竞争力。 股权结构 :绿地控股的股东包括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及员工持股平台,形成典型的混合所有制模式。上海市国资委通过两家国企合计持股约41%,其余为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会持有
绿地控股近期通过战略重组加速转型,聚焦“两大龙稳固、四小龙起飞”的新格局,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56亿元, 能源、汽车出口等新赛道业务快速布局,同时通过降薪减负、资产盘活等举措稳定基本面。 业务重组与转型突破 :公司明确房地产、基建为“两大龙”核心业务,2025年一季度新签基建合同419亿元,并推动能源、新能源汽车出口、旅游及大宗贸易“四小龙”业务,煤炭销量同比增长58%
绿地控股集团工资待遇呈现以下特点,综合不同年份和岗位数据: 一、整体薪酬水平 2017年 员工人均薪酬46.64万元,在全国136家房企中排名第二,上海地区唯一超45万元的企业。 2015年人均薪酬21.46万元,一年翻倍。 2019年 员工平均月薪10643元,行业均值基础上高6个百分点,薪资分布中3k-10k占比最大(64%)。 2023年 高管薪酬显著:董事长张玉良458万元
绿地集团在2024年未宣布破产清算,但财务状况持续恶化,面临严峻经营压力。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财务危机加剧 2024年绿地集团全年归母净利润预亏110亿至130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6%-36%。主要原因是资产减值计提(部分项目价格下跌超30%)、房地产结转规模锐减及利息支出激增。 销售与业务萎缩 合同销售额同比下降近50%,房屋建设和基建工程业务量分别萎缩34.59%和53.39%
绿地集团的高管团队包括董事长张玉良、执行总裁张蕴、陈军、耿靖,以及董事会秘书王晓东。这些高管在绿地集团的运营和战略规划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具体高管信息 张玉良 职务:董事长、总裁 背景:自1985年加入绿地以来,张玉良带领公司成为中国首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世界500强企业,并连续10年入围,排名稳步提升。他现年66岁,仍在推动公司“聚焦、转型、再造、强体”的总体方略。 张蕴、陈军、耿靖 职务
不建议购买绿城房产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项目定位与市场错位 绿城主打高端楼盘,但布局过度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如台州、济宁),导致产品与当地消费能力不匹配。高品质项目成本高,定价压力大,易引发业主**。 质量与交付问题 2018年董事长李军曾公开表示,近两年房屋质量差,存在未交房、设施不全(如无配电间、消防设施缺失)等问题,引发业主**潮。 代建项目(如江苏启东玫瑰园)曾出现交付难题
绿城通常指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市,其别称源于城市丰富的植被和四季常青的自然环境。具体信息如下: 城市定位 绿城是南宁市的别称,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也是中国“绿都”和“半城绿树半城楼”的代表。 自然环境特征 南宁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植被茂盛,绿化覆盖率极高,因此得名“绿城”。其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被誉为“中国绿都”。 其他相关说明 部分资料提到合肥、郑州
在比较绿地香港和绿地集团时,关键在于各自的战略定位、市场覆盖及财务表现 。绿地集团作为一家全球500强企业,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业务涵盖房地产开发、大基建、金融等多个领域,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布局。而绿地香港则专注于香港及其周边地区的房地产项目,凭借其在香港资本市场的独特位置,为母公司提供了国际化的融资平台,并在特定区域展示了强大的竞争力。 从规模和影响力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