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集团破产了吗2024年

绿地集团在2024年未宣布破产清算,但财务状况持续恶化,面临严峻经营压力。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1. 财务危机加剧

    2024年绿地集团全年归母净利润预亏110亿至130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6%-36%。主要原因是资产减值计提(部分项目价格下跌超30%)、房地产结转规模锐减及利息支出激增。

  2. 销售与业务萎缩

    合同销售额同比下降近50%,房屋建设和基建工程业务量分别萎缩34.59%和53.39%。2024年上半年末,短期债务和一年内到期负债超1000亿元,而账面现金仅284.48亿元。

  3. 债务重组与资产处置

    绿地集团已对超30亿美元的境外债券申请展期,并加速商办项目去化。2024年9月数据显示,总资产1.07万亿,总负债0.926万亿,负债率86.5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2.38亿元。

  4. 法律风险与债务纠纷

    2024年以来,绿地旗下多家建工集团爆雷,包括未偿还到期高级票据等债务问题。2025年1月,上海绿地集团因6万元债务被列为被执行人。

  5. 转型尝试与未来展望

    绿地集团计划三年内打造年出口10万辆、销售额破百亿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台,但转型面临行业寒冬和资金压力。

结论 :绿地集团2024年未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但财务困境持续,需通过债务重组、业务调整等方式应对危机。建议关注其后续债务处理进展及转型成效。

本文《绿地集团破产了吗2024年》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982701.html

相关推荐

绿地控股爆雷了吗

绿地控股目前处于债务危机中,存在多起法律纠纷和财务问题,但尚未完全“爆雷”。以下是具体分析: 债务违约与法律纠纷 截至2024年9月,绿地控股总负债约9300亿元,资产负债率86.54%,现金流持续紧张,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82.38亿元。 2022年爆雷后,旗下建工集团全面违约,2024年新增西安子公司等3.9亿元债务纠纷被强制执行,累计执行金额超11亿元。2. 高管信披违规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控股被低估了吗

​​绿地控股当前可能被市场低估,但其潜在风险与财务压力同样不容忽视。​ ​ 尽管市净率低至0.32(远低于行业平均1.51),且57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但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超25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9.16%等负面因素,表明其估值低迷存在深层次原因。 ​​低估值的关键支撑点​ ​ ​​市净率与股价低位​ ​:当前股价不足2元,市净率仅0.32,意味着净资产折价近70%,理论上存在反弹空间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控股集团是国企还是私企

国企 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绿地集团”)的性质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说明: 企业性质定位 绿地集团是 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 ,既非完全的国有企业,也不属于民营企业。其股权结构中包含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混合成分,是国企混改的典型案例。 股权结构特点 最大股东为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29.13%的股份。 - 国有资本通过上海国资集团等国有资本控股公司间接控制公司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集团最新事件进展

绿地集团最新事件进展:负债9300亿,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因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于10月15日被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及金额高达5.42亿余元。 1. 债务违约与失信被执行 未履行法律文书 :绿地控股在多起案件中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包括在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起案件,涉及金额5.42亿余元。 子公司被强制执行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控股股票还会涨吗

‌绿地控股股票未来走势取决于房地产市场回暖、债务化解进展和国企改革成效三大关键因素。 ‌当前政策利好频出但行业风险犹存,短期波动性较大,中长期需观察企业基本面改善情况。 ‌政策环境支撑 ‌ 近期多地放松限购、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刺激楼市需求,房企融资"白名单"优先覆盖绿地等头部企业。若下半年LPR继续下调,行业估值修复将带动股价弹性。 ‌债务重组进度 ‌ 公司已展期美元债并完成境内债重组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控股严重低估

​​绿地控股当前股价和估值水平显示其可能被市场严重低估,尤其是市净率仅为0.28-0.3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3,且机构持仓比例较高,但需结合其债务风险、行业环境及转型成效综合评估。​ ​ 从财务数据看,绿地控股的市净率长期低于0.5,总市值仅230亿-260亿元,而其2024年营业收入仍超2400亿元,规模与招商蛇口(市值788亿)等同行形成鲜明反差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控股值得长期持有吗

绿地控股是否值得长期持有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核心结论 不建议长期持有 ,但可短期关注其股价波动。 二、关键分析 行业前景与政策风险 房地产行业受“房住不炒”政策持续影响,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绿地控股作为传统房企,面临行业周期波动风险,负债率较高(需关注财务杠杆压力)。 财务表现与估值 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表现不佳,但2020年曾通过大基建等战略实现业绩增长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控股为什么涨不起来

绿地控股股价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涵盖公司基本面、行业环境、资金面及管理问题: 业绩压力与财务风险 2024年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6.87%,归母净利润减少90.40%,负债率持续高位(2024年未明确数据,但历史数据显示其负债率长期超过90%),资金周转压力大,盈利水平不稳定。 行业调控与政策限制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趋严,限制了土地获取、项目开发及销售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控股最新消息利好

绿地控股最新消息显示,公司已通过《估值提升计划》,旨在通过改善经营质量、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和鼓励股东增持等措施,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这一计划被视为利好,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分点展开 政策背景 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绿地控股因连续12个月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而被要求制定估值提升计划。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该计划,显示出管理层对提升投资价值的重视。

2025-05-11 人工智能

为什么绿地控股涨不起来

绿地控股涨不起来主要因为行业环境不佳、公司运营状况平平以及投资者信心不足 。房地产市场整体增长放缓,政策调控频繁,市场竞争激烈,这些因素都对绿地控股的股价上涨形成了制约。公司的业绩表现未能达到市场预期,盈利能力下降,加之债务水平较高,使得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持谨慎态度。 房地产行业的宏观环境对绿地控股影响深远。近年来,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限购、限贷等调控措施,导致市场需求疲软,房价上涨空间有限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集团出啥事了

绿地集团近期因股权冻结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11月21日,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新增5条股权冻结信息,冻结金额高达112.3亿元人民币。这一事件不仅让投资者感到紧张,还引发了市场对绿地集团财务状况和房地产整体健康度的担忧。 1. 股权冻结的背景与影响 绿地集团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此次大规模股权冻结暴露了其资金链压力。冻结金额高达112.3亿元,表明公司可能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问题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集团为何是央企

绿地集团并非典型的央企,而是一家具有国有控股背景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以下是具体分析: 企业性质定位 绿地集团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上海,属于地方国有企业,其发展历程中引入了民营资本(如平安、鼎晖等),国有股比例低于50%,因此不属于央企。 股权结构特征 当前主要股东为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有29.13%的股份,通过控股实现管理权。这种股权结构体现了混合所有制的特征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控股集团工资待遇

绿地控股集团工资待遇呈现以下特点,综合不同年份和岗位数据: 一、整体薪酬水平 2017年 员工人均薪酬46.64万元,在全国136家房企中排名第二,上海地区唯一超45万元的企业。 2015年人均薪酬21.46万元,一年翻倍。 2019年 员工平均月薪10643元,行业均值基础上高6个百分点,薪资分布中3k-10k占比最大(64%)。 2023年 高管薪酬显著:董事长张玉良458万元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集团真实现状

绿地集团当前面临严峻的债务与经营挑战,但仍在通过战略调整和资产处置努力化解危机。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债务危机与流动性风险 高负债与短期偿债压力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总负债达9300亿元,资产负债率86.62%,扣除预收账款后负债率82.97%。短期有息负债2210亿元,其中6个月内到期债务816亿元,但货币资金仅284亿元,存在532亿元缺口。 融资困难与信用评级下降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集团会倒闭吗

绿地集团目前并没有面临倒闭的风险,公司依然保持着相对稳健的运营态势 ,尽管面临着一定的财务挑战和市场压力。作为一家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绿地在房地产、基建等多个领域均有布局,并且一直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绿地集团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背景支持,这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集团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控制负债率等措施来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绿地集团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机遇,如智能建筑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重组最新方案

绿地集团最新重组方案已正式公布,‌核心亮点包括:资产剥离聚焦主业、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债务重组保障现金流稳定 ‌。这一方案旨在通过业务瘦身和资源整合,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经营效率。 ‌资产剥离与主业聚焦 ‌ 重组方案明确将非核心资产(如部分商业地产和海外项目)进行剥离,集中资源发展住宅开发、城市基建等优势领域。计划通过项目转让、合作开发等方式回笼资金,降低负债压力。 ‌战略投资者引入 ‌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控股重组最新新闻

​​绿地控股近期通过战略重组加速转型,聚焦“两大龙稳固、四小龙起飞”的新格局,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56亿元,​ ​能源、汽车出口等新赛道业务快速布局,同时通过降薪减负、资产盘活等举措稳定基本面。 ​​业务重组与转型突破​ ​:公司明确房地产、基建为“两大龙”核心业务,2025年一季度新签基建合同419亿元,并推动能源、新能源汽车出口、旅游及大宗贸易“四小龙”业务,煤炭销量同比增长58%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控股是国企还是央企

绿地控股是​​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由上海市国资委通过上海地产集团和上海城投集团实际控制,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央企。其核心特点包括市场化运作机制、多元化股权结构以及连续多年入围《财富 》世界500强的全球竞争力。 ​​股权结构​ ​:绿地控股的股东包括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及员工持股平台,形成典型的混合所有制模式。上海市国资委通过两家国企合计持股约41%,其余为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会持有

2025-05-11 人工智能

绿地市值最高到过多少亿

3054亿元 绿地控股(600606.SH)在2015年8月18日成功登陆A股后,其市值曾一度超过3054亿元人民币,成为当时A**值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以下是相关细节的 上市时间与初始市值 上市时间为2015年8月18日,开盘价为25.10元/股,按此价格计算,初始市值超过3054亿元。 市值排名与行业地位 当时绿地控股位居A股两市市值第16位,稳居房地产行业板块首位

2025-05-11 人工智能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