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集团最新事件进展:负债9300亿,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因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于10月15日被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及金额高达5.42亿余元。
1. 债务违约与失信被执行
- 未履行法律文书:绿地控股在多起案件中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包括在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起案件,涉及金额5.42亿余元。
- 子公司被强制执行:绿地控股在西安的子公司因借款合同纠纷被强制执行3.9亿余元。
- 被限制高消费:绿地控股及其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张玉良因未履行给付义务,被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
2. 财务状况与经营压力
- 总负债9300亿:截至2024年6月30日,绿地控股总负债资产达到0.93万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6.63%。
- 盈利能力下降: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53.27亿元,同比减少33.8%;净利润大跌91.97%至2.10亿元。
- 有息债务增长:有息债务余额为2210.43亿元,同比增长2.92%;短期借款356.12亿元,同比增长14.49亿元。
3. 项目进展与新赛道布局
- 大基建产业项目推进:绿地大基建产业一批重大项目顺利达成关键节点,助力各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 新赛道业务布局:绿地控股加快转型步伐,推动能源、汽车流通、旅游、大宗贸易等新赛道业务快速布局。
- 房地产业务调整:推进房地产产品调改、提质、升级,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4. 其他重要事件
- 欠薪风波:2025年3月,绿地集团因江苏、安徽事业部合并引发的裁员补偿争议及欠薪问题持续发酵。
- 项目重启:4月21日,绿地集团宣布成都绿地蜀峰468超高层项目全面重启,预计2027年上半年可达到竣工交付条件。
总结
绿地集团正面临严重的债务压力和经营挑战,包括未履行法律文书、被限制高消费、财务状况恶化等。绿地控股也在积极推进大基建产业项目、布局新赛道业务,并调整房地产业务,以期实现转型发展。未来,绿地集团的债务问题和经营状况仍需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