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顺序可归纳为以下核心步骤,结合权威性和时效性信息整理如下:
一、确定评估范围与目标
明确需评估的系统、网络或活动范围,以及具体目标(如识别风险、评估严重程度、制定控制措施)。
二、收集相关信息
收集系统架构、网络拓扑、安全策略、设备设施及员工素质等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三、风险识别
通过观察、询问、文献查阅等方式,识别潜在风险和威胁,如技术漏洞、人为错误等。
四、风险分析
评估风险发生概率与影响程度,确定其严重性。可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如故障树分析、影响矩阵)。
五、风险评估与优先级排序
根据分析结果,对风险进行评级(如高、中、低),优先处理高概率、高影响的风险。
六、制定应对措施
针对高优先级风险,选择规避、降低、转移或接受等策略,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七、实施与监控
执行控制措施,定期监测效果,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理。
八、报告与沟通
编写评估报告,向管理层和相关方汇报结果及建议,促进持续改进。
注 :不同场景(如工业控制系统)可能采用特定框架(如SFC图),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