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走失了怎么办教案设计需结合情景模拟、互动讨论和实用技能培养,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活动目标
-
认知目标 :理解走失概念,掌握应对方法(如保持冷静、记住联系方式)。
-
技能目标 :学会在公共场所寻找安全地点、向工作人员求助及使用紧急电话。
-
情感目标 :增强安全意识,培养遇事冷静的应变能力。
二、活动准备
-
教具 :PPT、情景剧道具(如警察、工作人员模型)、地图、手机模型、录音(警车/救护车声)。
-
学具 :画笔、画纸、联系手册。
三、活动过程
-
情景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去公园》《在超市》等视频,创设走失场景,引导幼儿讨论可能原因(如人多、分心)。
-
案例分析与讨论(10分钟)
-
观看情景剧后,提问“小明为什么会走失?”“他当时做了什么?”引导幼儿体会焦急情绪。
-
结合图片(如地铁站、十字路口)讲解正确应对方法:原地等待、寻找工作人员、记住家长电话。
-
-
技能训练(10分钟)
-
辨别方向 :使用地图模型练习。
-
求助技巧 :模拟向警察、保安求助场景,练习使用“请帮帮我”等关键词。
-
紧急电话 :教唱儿歌《走失了怎么办》,并演示拨打110的步骤。
-
-
角色扮演(10分钟)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走失与求助过程,教师点评正确行为(如不跟陌生人走、保持冷静)。
-
总结与延伸(5分钟)
回顾重点方法,鼓励幼儿分享家庭走失经历,强化记忆。布置作业:画出走失后求助流程图。
四、注意事项
-
安全提示 :强调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如家庭住址)。
-
家长配合 :提前与家长沟通,确保孩子熟悉家庭电话、地址及紧急联系人。
通过系统化教学,中班幼儿能逐步掌握走失应对技能,提升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