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整理的防疫安全知识要点,分主题呈现:
一、个人防护核心措施
-
正确佩戴口罩
外出时佩戴完全遮盖口鼻的口罩,避免触摸口罩外层,使用后及时更换。居家可减少佩戴需求,但需注意通风。
-
勤洗手与卫生习惯
每天使用流动水、肥皂或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场景必须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用手触摸眼鼻。
-
保持社交距离
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尤其在排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景。避免拥挤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二、环境清洁与消毒
-
高频接触物消毒
每日对门把手、开关、水龙头等高频接触部位用含75%酒精擦拭30分钟,餐具煮沸30分钟或暴晒4小时消毒。
-
通风与空气管理
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密闭空间(如电梯、电影院)需特别注意通风。
三、行为规范与应急响应
-
减少聚集与旅行限制
避免参加人群聚集活动,减少跨地区旅行,从高风险地区返回需配合隔离观察。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
健康监测与报告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居家隔离休息,并及时就医。配合完成核酸检测、健康码申报等防疫措施。
四、特殊场景防护
-
公共场所 :佩戴口罩、手套,使用无接触收寄服务,处理食物时生熟分开。
-
公共交通 :优先选择步行、骑行或私家车,若必须乘坐则全程佩戴口罩。
-
家庭防护 :共用物品消毒,餐具高温灭菌,避免共用毛巾等。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身及他人健康。特殊时期请保持警惕,遵循权威指引,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