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工程师是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关键角色,通过系统化的检测、分析和改进流程,实现质量目标并提升客户满意度。 其核心职责涵盖质量体系维护、问题诊断、跨部门协作及持续优化,需兼具技术严谨性与沟通协调能力。
-
质量体系搭建与维护
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如ISO 9001),制定检验标准、流程规范及质量控制计划,确保生产各环节符合行业与客户要求。定期审核体系运行有效性,推动合规性改进。 -
问题诊断与改进
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如SPC、FMEA)识别生产异常或缺陷根源,主导根本原因分析(RCA),提出纠正预防措施(CAPA)。例如,针对某批次产品不良率上升,需快速定位工艺参数偏差并协同生产部门调整。 -
跨部门协作与培训
联动研发、生产、供应链等部门,将质量要求前置到设计阶段;为一线员工提供质量意识与操作培训,降低人为失误风险。例如,参与新产品评审,提前规避潜在设计缺陷。 -
客户与供应商质量管理
处理客户投诉并闭环反馈,推动内部改进;评估供应商质量能力,通过审核与辅导提升来料一致性。例如,针对客户退货案例,需追溯全流程并提交8D报告。 -
持续优化与技术创新
引入自动化检测设备或AI质检技术,提升效率与准确性;推动质量数据可视化,辅助管理层决策。例如,部署视觉检测系统替代人工目检,降低漏检率至0.1%以下。
提示: 企业招聘时需关注候选人的行业经验(如汽车/医疗等严规领域)、数据分析能力及跨部门推动力,而品质工程师自身应持续学习最新质量工具与标准(如六西格玛、IATF 16949),以应对智能化与全球化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