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岗位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存在差异,以下为综合整理:
一、通用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
未经培训上岗
控制方法:按规定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
未参加班前会
控制方法:上岗前参加班前会,确认身心状态及任务安全事项。
-
精神状态不佳或酒后作业
控制方法:严禁酒后入井或作业,保证休息充足。
二、特定岗位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
井下作业(如矿井、隧道等)
-
危险因素 :滑倒摔伤、片帮漏顶、工具伤人、人员定位缺失等。
-
控制方法 :穿戴防护用品、佩戴定位卡、保持精神集中、遵守行走路线及工具使用规范。
-
-
机械操作(如天车、输送机等)
-
危险因素 :起重伤害、机械故障、违章操作等。
-
控制方法 :检查设备完好性、规范吊物操作、执行停靠检查制度、保持作业区域整洁。
-
-
电气作业(如电路维修、焊工等)
-
危险因素 :触电、火灾爆炸、烫灼伤等。
-
控制方法 :使用绝缘工具、接地保护、控制火源、穿戴防护服。
-
-
高处作业
-
危险因素 :坠落、物体打击等。
-
控制方法 :设置防护栏、使用安全带、检查脚手架稳定性、严禁跨越输送机。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应急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演练,确保紧急出口畅通。
-
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培训,推广标准化操作流程,及时报告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