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基本分类方法

  1.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将危险因素分为4大类:

    • 人的因素(如负荷超限、操作错误、心理异常等)

    • 物的因素(如设备缺陷、化学腐蚀、物理危害等)

    • 环境因素(如室内空气质量、自然灾害等)

    • 管理因素(如安全制度不完善、应急措施缺失等)

  2. 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危害因素分为6类:

    • 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如噪声、辐射)、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其他因素
  3. 按事故类别分类

    采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涵盖物体打击、火灾、触电等常见事故类型

二、具体辨识内容

  1. 厂址与周边环境

    • 工程地质、地形、水文、气象条件

    •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及气象灾害(如台风、雷电)

    • 周边交通、资源供应及消防支持条件

  2. 厂区平面布局与工艺流程

    • 功能分区(生产、管理、生活区)合理性

    • 高温、危险物质、噪声等设施的布局与防护

    • 工艺流程的安全性分析,包括物料特性、温度压力控制等

  3. 建(构)筑物与设备装置

    • 建筑物耐火等级、结构安全性

    • 防火间距、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

    • 生产设备(如化工设备、机械装置)的防护措施,电气设备的防触电设计

  4. 生产工艺与物料特性

    • 物料的毒性、腐蚀性、燃爆性等物化特性(如MSDS数据)

    • 工艺过程中的高温、高压、高速运动等危险状态

    • 物料储存条件(如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设计)

  5. 作业环境与危害因素

    • 粉尘、气体、噪声、振动等环境危害

    • 辐射、低温、高温等极端环境条件

    • 人机工程学设计对健康的影响

三、辨识方法与原则

  1. 系统性分析

    横向覆盖厂址、工艺、设备等全要素,纵向延伸至人员、管理全过程,确保无遗漏

  2. 科学评估

    结合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行业标准及事故案例,量化危害风险

  3. 动态管理

    定期更新辨识结果,适应工艺变更、设备升级等动态情况

通过以上内容和方法,企业可系统识别危险因素,为风险评价、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基础。

本文《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993290.html

相关推荐

危险源辨识的四个因素

人机环管 危险源辨识的四个因素为 人、机、环、管 ,具体如下: 人的因素 涉及操作行为、心理生理状态及管理行为,如操作失误、心理异常、安全意识不足、管理缺陷等。 物的因素 包括设备设施状态、物质特性等,如设备老化、防护装置缺失、易燃易爆物质泄漏等。 环境因素 涵盖自然环境(如气象、地质)和工作环境(如照明、通风、温度),如高温、有害气体、湿滑地面等。 管理因素 涉及安全制度、培训、应急措施等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辨识考虑的三个因素是

危险辨识考虑的三个因素是潜在危险性 、存在条件 和触发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危险源的危害程度,是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安全措施的基础。 1. 潜在危险性 潜在危险性是危险源本身可能带来的伤害程度,通常由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例如,易燃易爆物质具有较高的潜在危险性,而腐蚀性物质可能对设备和人员造成长期损害。 2. 存在条件 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是否处于可能导致事故的状态。例如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因素辨识怎么写

危险因素辨识的撰写需要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结合科学分析工具和实际场景进行。以下是具体步骤和要点: 一、明确危险因素的定义与分类 危险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具有突发性、瞬间作用的特点。 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体健康(如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具有积累性、长期作用的特点。 分类方法 : 按作用时间 :分为突发性危险因素(如机械伤害

2025-05-11 资格考试

施工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施工单位存在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结合权威性和时效性信息整理如下: 一、施工许可与发承包管理风险 风险点 :建设单位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或存在违法发包、分包、转包行为。 防范措施 :加强施工许可审核,确保建设单位具备资质;行业主管部门和综合执法部门联合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二、安全生产管理风险 风险点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缺失

2025-05-11 资格考试

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障人员安全的核心手段,‌关键亮点在于通过隐患识别、动态监测、分级管理、技术防护和应急响应形成系统性防护网 ‌,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一是风险评估与动态监测 ‌。开工前需全面排查施工环境、设备状态及作业流程中的潜在风险,运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边坡稳定性、气体浓度等危险源,结合BIM技术模拟施工过程预判风险点,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并及时预警。

2025-05-11 资格考试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是施工单位用于系统性识别、评估和控制施工过程中各类安全风险的管理工具,其核心在于​ ​动态更新风险等级、明确责任分工、实施分级管控​​,从而将事故概率和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 ​​风险分级标准​ ​ 根据危害程度和事故后果,施工安全风险通常分为四级:一级(重大风险)可能引发群死群伤事故,需由施工单位直接挂牌督办;二级(较大风险)可能导致重伤或死亡

2025-05-11 资格考试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方案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方案 是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其核心在于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 各类潜在风险,以减少事故发生率,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以下是关于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方案的详细论述: 1.风险识别:全面性:在项目启动初期,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涵盖所有施工阶段和作业类型,包括高空作业、电气作业、机械操作等。多层次参与:风险识别应包括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

2025-05-11 资格考试

施工单位存在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施工单位存在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结合权威性和时效性信息整理如下: 一、施工许可与发承包管理风险 风险点 :建设单位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或存在违法发包、分包、转包行为。 防范措施 :加强施工许可审核,确保建设单位具备资质;行业主管部门和综合执法部门联合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二、安全生产管理风险 风险点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缺失

2025-05-11 资格考试

施工现场主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施工现场主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如下: 一、高处坠落风险 风险点 :脚手架搭建不规范、防护设施缺失、未设置安全网等。 防控措施 :使用符合标准的脚手架并定期检查,设置安全网、防护栏及警示标志,确保工人佩戴安全带。 二、物体打击风险 风险点 :工具、材料坠落,未设置防护网或警示标识。 防控措施 :设置安全网、警示标识,规范物料堆放,禁止高空抛物。 三、电气安全风险 风险点 :线路敷设不规范

2025-05-11 资格考试

安全生产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

​​安全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其核心风险包括极端天气引发的设备故障、火灾爆炸、人员密集场所踩踏、燃气泄漏及停复工管理漏洞等。​ ​ 防范需从风险预判、技术防控、应急管理三方面入手,​​关键措施包括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强化特种作业监管、普及安全培训及落实责任制​ ​,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 ​​极端天气与城市运行风险​ ​ 冬季寒潮易导致管道冻裂、电力中断,需提前加固设施并储备应急物资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源危险因素辨识的方法1945

由于1945年距今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当时的危险源辨识方法与现代有很大差异,且相关资料并不完整。但基于现有的信息,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常见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通过分解作业活动为若干步骤,识别每个步骤的危险有害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可能导致的事故。 安全检查表法(SCL) :对设备设施、场所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列出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清单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清单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具,通过系统化识别作业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如机械能、化学能、电能等),制定防控措施以预防事故。​ ​其核心价值在于​​覆盖全要素(人、物、环境、管理)、兼顾三种时态(过去、现在、未来)和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并依据国家标准(如GB6441、GB/T13861)分类,确保风险管控的科学性和合规性。 ​​辨识范围与分类​ ​

2025-05-11 资格考试

1386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386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工具,通过系统化分类与代码化分析,帮助精准识别生产全流程中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管理类风险。​ ​其最新版GB/T 13861-2022扩展了适用范围至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新增信息化缺陷、应急管理等细分条目,并强化了数据化应用能力,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提供科学依据。 13861标准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 ​​人的因素​ ​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因素辨识内容

危险因素辨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核心方面,结合权威资料和行业实践进行系统化分析: 一、厂址及环境条件 工程地质与气象 :评估地形、土壤稳定性及极端天气影响。 自然灾害风险 :识别洪水、地震等潜在威胁。 交通与消防 :分析运输线路、装卸区及消防设施的合理性。 二、总平面布置与工艺流程 功能分区 :明确生产、储存、办公等区域布局。 工艺参数 :关注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工艺指标。 物料特性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辨识的四种因素

人、机、环、管 危险辨识的四种因素是 人、机、环、管 ,这一分类方法在多个权威文件和行业标准中均有明确表述。具体分析如下: 一、人的因素(Man Factor) 指与人员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 行为不安全 :操作错误、违反安全规程、缺乏安全意识等; 能力不足 :技能缺乏、疲劳、健康问题(如视力障碍、慢性疾病)等; 生理心理特征 :年龄、性别、性格等对安全行为的潜在影响。 二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20类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的规定,危险因素被分为 20类 ,具体分类如下: 一、按事故类别划分(20类) 物体打击 :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运动打击人体 车辆伤害 :机动车辆行驶中引发的人体坠落、物体飞落等事故 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运动部件直接接触人体造成的夹击、碰撞等伤害 起重伤害 :起重作业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等事故 触电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因素辨识大全

危险因素辨识大全:全面解析潜在风险,提升安全意识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是保障安全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危险因素及其辨识方法,帮助您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物理性危险因素 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这类危险因素包括: 1.机械危险:如机械设备运转中的运动部件,可能导致夹伤、切割或卷入伤害。辨识此类危险的关键在于观察设备的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表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表 是用于系统性地识别、评估和记录工作场所或特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危害因素的工具。它帮助组织和个人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和健康,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1. 什么是危险危害因素辨识表?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表通常包括一系列与工作相关的潜在危险和危害,如化学物品、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火灾、坠落、物体打击等。通过填写和分析该表,可以全面了解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因素辨识清单

危险因素辨识清单是系统化识别和管控潜在安全风险的核心工具,‌通过分类归纳、动态更新及全员参与三大机制 ‌,帮助企业或组织预防事故发生,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其核心价值在于将复杂风险可视化,为针对性防控提供依据,同时降低因人为疏漏造成的隐患残留。 ‌辨识范围需覆盖全场景要素 ‌。清单需详细列出生产流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物料特性及人员操作中的潜在危险源,例如化工企业需标注化学品泄漏风险

2025-05-11 资格考试

吊装安全培训教育记录内容

吊装安全培训教育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核心要点,结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作业前检查与设备管理 设备检查 :工作前需检查起重机械、吊具(如钢丝绳、吊钩)及辅助设备是否完好,不符合规定的必须维修或更换,严禁凑用设备。 试车与润滑 :设备使用前需试车并加润滑油,确保机械状态正常。 负载评估 :明确吊物尺寸、重量及起吊高度,选择匹配的机械工具,严禁超负荷操作。 二、现场环境与作业条件 场地清理

2025-05-11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